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A Thousand Ships》關於特洛伊戰爭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自從在之前的社區學校上了神話課後,就對這方面開啟了興趣。課堂中細讀的《女巫瑟西》 (Circe, by Madeline Miller) 讓我著迷不已,於是又找了同一個作者的另一本著作《阿基里斯之歌》 (The Song of Achilles),讀來同樣蕩氣迴腸。幾年過去,等不到作者再出新書,因此開始尋找類似的神話改編作品來看。Natalie Haynes 就這麼也成了我有興趣追書的作者之一。目前台灣好像只有出一本中文的《琥珀的憤怒》(The Amber Fury)。


最近剛看完的《A Thousand Ships》,是以特洛伊戰爭作為故事背景,作者化身為謬思女神 Calliope 在書中穿針引線,她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繆斯之一,被稱為史詩詩歌和雄辯的繆斯。她的名字意為「美麗的聲音」,通常被描繪為手持寫作板或書卷,有時也會戴著金冠。



開頭以 Calliope 嘲諷著吟遊詩人祈求靈感的懇求作為引子,她厭倦了吟遊詩人老調重彈的英雄故事,決定這次只給他講述特洛伊戰爭中女人的故事:
Sing, Muse," he said, and I have sung. I have sung of armies and I have sung of men. I have sung of gods and monsters, I have sung of stories and lies. I have sung of death and of life, of joy and of pain. I have sung of life after death. And I have sung of the women, the women in the shadows. I have sung of the forgotten, the ignored, the untold.

「歌唱,繆斯,」他說,我唱了。我歌頌過軍隊,我歌頌過人類。我歌頌過諸神和怪物,我歌頌過故事和謊言。我歌頌過死亡和生命,我歌頌了死後的生命,歌頌了那些被遺忘的、被忽視的、不為人知的女人。」

於是,通過 20 多位不同女性的視角,讀者得以一窺特洛伊戰爭中的另一面,這些女性角色包括女王、女神、公主、祭司、奴隸、戰士等,她們的身份和故事各具特色,讀來也有不同觸動:

Creusa - Creusa 是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的妻子和他們兒子尤里勒翁(Euryleon)的母親,在特洛伊陷落時失散並死去。

Theano - 特洛伊的一位女性,她和丈夫安忒諾爾(Antenor)在特洛伊陷落時打開城門,讓希臘軍隊進入城市,以此來拯救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Calliope - 史詩詩歌的繆斯,掌管雄辯和史詩詩歌。

Penthesilea - 亞馬遜女王,在特洛伊戰爭中被阿基里斯(Achilles)殺死。

Hecabe - 特洛伊的王后,普里阿摩斯(Priam)的妻子。

Penelope - 奧德修斯(Odysseus)的妻子,以其忠誠和智慧著稱。=> 書中穿插著 Penelope 寫給 Odysseus 的書信,從一開始深情等待到溫情呼喚,但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多年丈夫仍未返家,口吻也轉為酸澀無奈和埋怨,有些挖苦會讓人看了不禁扯起嘴角。

Polyxena - 赫庫芭的女兒,特洛伊的公主,被犧牲以安撫阿基里斯的靈魂。

Themis - 正義與秩序的女神。

Briseis and Chryseis - 特洛伊戰爭中的兩位女性,分別被阿基里斯和阿伽門農俘虜。

Thetis - 阿基里斯的母親,海洋女神。

Laodamia - 普羅托西拉俄斯(Protesilaus)的妻子。普羅托西拉俄斯是第一個登上特洛伊土地並被殺死的希臘戰士。Laodamia 曾懇求丈夫不要成為第一個下船的人,但他沒有聽從她的勸告,最終在戰鬥中喪生。在丈夫死後,Laodamia 無法承受失去他的痛苦,最終選擇自殺。

Iphigenia - 阿伽門農的女兒,被犧牲以求神靈庇佑。

Aphrodite, Hera, Athene - 分別是愛與美的女神、宙斯的妻子和智慧與戰爭女神。

Oenone - 帕里斯(Paris)的第一任妻子,是水精靈(naiad)

,帕里斯恢復王子身分就拋棄了他們母子,書中有一段就反問:
“He (海倫的丈夫 Menelaus ) loses his wife (海倫) so he stirs up an army to bring her back to him, costing countless lives and creating countless widows, orphans and slaves. Oenone loses her husband (帕里斯) and she raises their son. Which of those is the more heroic act?”

「他失去了妻子,因此他煽動軍隊將她帶回自己身邊,這導致了無數人的生命損失,並造成了無數的寡婦、孤兒和奴隸。奧埃諾失去了丈夫,她撫養他們的兒子。哪一個才是更英雄的行為?」

 

Eris - 不和女神,金蘋果事件的始作俑者。


Cassandra - 赫庫芭的女兒,擁有預言能力但無人相信。


Gaia - 大地女神。


Clytemnestra - 阿伽門農的妻子。


The Moirai - 命運三女神。


Andromache - 赫克托耳(Hector)的妻子。


書中對於戰敗那一方留下的妻小所承受的悲慘後果諸多描述,但他們心中也明白,若自己是戰勝的一方也會如此殘忍行事,以絕後患:


“When a war was ended, the men lost their lives. But the women lost everything else.”


「戰爭結束後,人們失去了生命。但女性卻失去了其他一切。」


“Men’s deaths are epic, women’s deaths are tragic: is that it? He has misunderstood the very nature of conflict. Epic is countless tragedies, woven together. Heroes don’t become heroes without carnage, and carnage has both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And those don’t begin and end on a battlefield.”


「男人的死亡是史詩般的,女人的死亡是悲慘的:是這樣嗎?他誤解了衝突的本質。史詩是無數悲劇交織在一起的。沒有屠殺,英雄就不會成為英雄,而屠殺既有前因,也有後果。而且這些並不是在戰場上開始和結束的。」


“Because the Spartan king had lost his queen, a hundred queens lost their kings.”


「因為斯巴達國王失去了他的王后,一百個王后失去了他們的國王。」


撰寫的過程中,Natalie 參考了許多經典文學,並非天馬行空的創作:關於特洛伊婦女的篇章來自歐裡庇得斯 (Euripides)的《特洛伊婦女》和 《赫卡柏》(Hecabe) ; Penelope 的則是荷馬的《奧德賽》 ; Creusa 眼底所見燃燒的特洛伊部分則參考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 ; 用情過深的 Laodamia 參考了奧維德的《變形記》 ; Clytemnestra 的部分來自埃斯库罗斯 (Aeschylus ) 的《奧瑞斯提亚》(Oresteia)等等。


當初布萊德彼特演的電影特洛伊有看沒有懂,但這本書和《阿基里斯之歌》真正帶我領略了特洛伊的慘烈與愛恨揪葛,然後,希臘這些神祗真是任性的可以,邊看邊翻白眼到不行。唯有在提到 Gaia 因不堪人類過剩造成的負荷而不得不要宙斯想點辦法解決人口問題時,才終於有點理解大自然維持生態平衡裡的必要之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