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也許是因為這樣,對於去義大利我不是那麼嚮往了。。

小猴子說:
這次跨年去義大利,真的到處都是中國人,中國餐廳跟商店櫛比鱗次,
以後來歐洲搞不好就跟去大陸一樣了。


(新聞)義大利製中國貨 鉅亨網 2008 / 01 / 24 星期四 18:35
「時尚」讓你想到義大利嗎?你可能並不知道,「義大利製」正在被中國人占領,許多真正披著「義大利製」的衣服,其實也是道道地地的中國貨。
據《朝鮮日報》報導,蓄有小鬍子的陳飛華是位在歐洲大顯身手的中國人。他是中國浙江省溫州人,10年前來到義大利中部人口只有18萬的小城普拉托,在溫州時,他是個小服裝店的老闆,但來到義大利,他只能先幹雜工和裁縫,在工廠倉庫吃住睡覺。

7 年前,他從溫州同行合作社借錢,開了一家新時代(New Moda)的公司。開始時,公司全部只有 3人,現在已發展為10名員工的小企業,員工中還有一名義大利女職員。

這家公司生產「米奇—義大利製造」品牌服裝,以每套10歐元的價格賣給北歐,一年銷額約為 300萬歐元。他的經營模式和中國公司沒有太大不同,靠低薪資的中國工人生產,但是名符其實的「義大利製造」,卻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

如今,和普拉托有一段距離的纖維產業園區,可以見到「富奇」、「東文」、「青松」等中文字招牌,這類小公司正在義大利崛起。

1992年,義大利僅 212家的華人企業,到2006年末,已增長10倍,達到2354家。目前,普拉托的所有纖維、服裝企業有25%是華人經營。

普拉托過去被譽為「義大利的曼徹斯特」,因為自 18世紀之後,這裡是綿織產業的中心。 Armani、Prada 、Versace等著名企業,至今都還從普拉托購買衣料。

1980年代末,溫州人移居普拉托時,當地政府並不在意。因為中國非法移民在最初階段,從事的是義大利人避之惟恐不及的「3D工種(危險、艱苦和高污染)」,靠著廉價人力提高生產力。

但在華人擴張勢力的20年裡,普拉托的義大利人企業關停了10分之1,同時有10分之1的義大利人失業。如今在普拉托生活的華人,已達 3萬名以上,近總人口的 20%,中間有90%的人來自溫州。最初來的是靠體力幹活的勞工,但從20年前開始來了裁剪工人,15年前加入縫紉工,到4、5年前,染色工等技術人員也來到此地。

普拉托的溫州行業協會副會長菲利浦.張說,在時尚發源地拿著比中國多得多的工資生產「義大利服裝」是非常超值的,普拉托的中國人最初在義大利人手下做苦力,不久後買下公司,最後發展到雇用義大利設計師的地步。

這意味著「義大利製造」正在被中國人占領,而中國從事生產的方式,與傳統義大利人不同。

按義大利傳統方式,12月開始作夏裝計劃, 6月開始作冬裝計劃。與此不同,華人的方式是迅速生產出好賣錢的衣服,並推向市場。由於是當季迅速生產,馬上穿到身上,再毫不吝惜地扔掉,所以被稱為「快速時尚 (fast fashion)」。

最近,整個歐洲都掀起了Zara、H&M等「快速時尚」潮,普拉托華人企業也都迎來了旺季,跟著普拉托的紡織產業也形勢一片大好。面料進口商Sanesi說:「就在15年前,義大利紡織企業還一個接一個地關門,中國人的快速時尚填補了這些空缺。」

但是,普拉托商會國際局局長卡賽塔擔心,華人工廠沒有正式勞動契約。「無法知道他們雇誰幹活、是否遵守工廠安全和衛生標準、是否按時繳納工人保險等事宜。」

在普拉托土生土長的 Gambi不滿地說:「華人都開大車,本來就擁擠狹窄的街道更窄了。只寫中文字的招牌太多,讓人搞不清。」

普拉托最大的中國商店「小林超市」前,站著40多名穿著又厚又舊的夾克的華人男女。他們的眼睛都朝著「招工板」看。

「12月 4日,招聘服裝包裝女工若干名,電話338- xxxx。」大型數位顯示器徵人廣告,每分鐘就翻轉一次,共有90多個工作待聘,全都是中文。在普拉托經營房地產仲介所的徐策說:「對於月薪 700歐元就很知足的華人在大陸還有很多。中國人不想建第二或第三個普拉托才怪呢。」

(文/劉祥航)

1 則留言:

  1. 外籍勞工的問題不僅只在台灣上演,已開發國家也是一樣有這個問題。在亞洲國家或許比較不那麼明顯,台灣人、韓國人在日本國內工作的問題也是很多,更不用說菲律賓人在桃園中壢根本比當地人還多。
    好像應該再把那本寫全球化趨勢的書再拿出來翻翻看了~

    回覆刪除